2月18日下午,2024年中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市政府會議中心召開。會上,中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遠梁代表中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全球人才發出“招賢令”。
中山以“十大艦隊”產業集群企業為主,匯集了全市114家實力雄厚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共346個崗位的1158名人才需求,面向全球匯聚海內外優秀人才智慧。重點企業包括明陽、康方等10家上市公司,有8個崗位最高年薪達百萬元。

張遠梁表示,近年來,中山不斷強化政策引才、平臺育才、服務留才機制,全市人才總量不斷壯大,各類人才已超過111萬人,人才結構更趨合理、人才效能持續增強。相比其他城市,中山有四大方面的人才吸引優勢。
一是有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中山是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2023年年底,省委深改委批復中山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舉世矚目的深中通道將在2024年通車,深中一體化加速推進,中山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廣大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無比廣闊。
二是有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中山是名副其實的制造業強市,擁有39個工業門類中的33個,工業配套能力很強,產業鏈完善,全球最新潮的創新理念、創新產品在這里很快可以轉化投入市場,直接變現,最有條件成為大灣區科技研發中試與成果轉化首選地。
三是有務實有效的集成政策。中山市委出臺的“人才23條”,堅持以最高禮遇優待人才。今年,《中山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正式實施,進一步授權企業去評定特聘崗位人才,聘期內享受市級高層次人才待遇。對各企業從深圳等先進地區引進的人才,中山直接予以承認,享受與中山同層次人才同等待遇,為企業集群人才創造更加便捷的條件。各企業如果引進各國院士等頂尖人才,人才個人可“一事一議”獲得最高2000萬元支持,團隊可獲得省財政給予的最高2億元配套科研經費。
四是有貼心周到的優質服務。中山已建成了全省地級市第一個國際人才港,形成了“1+1+5+N”的人才服務體系,人才不管到中山哪個點,都可以得到規范、優質、便捷、高效的全鏈條政務審批和創新創業服務。
“得益于長期以來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中山的人才資源競爭優勢逐漸形成。”張遠梁表示,當前的中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成就人才,對人才早已虛席以待、翹首以盼。中山將竭盡所能,為每一個企業、每一位在中山創新創業的人才提供優良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助力各行各業人才出新出彩、成就事業。
上一頁: 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下一頁: 找不到相關信息